×
何为道教的“罗天大醮”,竟然轰动整个道教界!
道家之仪式极为精美、繁复,堪称世界之最,至今保存有大量古朴而典雅的仪式,可上溯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代,迄今约一千九百余年,如东海之水浩瀚、流长。仪式最主要可分为斋与醮。


据唐代杜光庭天师的古法,道家应有二十七品斋、四十二等之醮的定式。

斋醮是自我修持、济世度人、增进福报的重要方法。斋与醮密不可分,但也十分易于混淆,后世语境中斋、醮不分,互换混用。借此金坛茅山乾元观恢复三十周年,举办“罗天大醮”盛会之良迪,聊作短文,以供方家雅鉴。


什么是“斋”与“醮”

醮,就是祭祀天界的神尊,但与儒家的“祭祀”有根本性的分歧。“祭祀”需要宰杀动物,献祭猪牛羊三牲,但道家以慈爱为怀,大德曰生,故只以蔬果供养三界圣真。

斋,不是简单的吃素,而是修行、清静的重要环节,最初目标在于“制伏性情,闭固神关”,当然斋可分设供斋、节食斋、长斋、清净斋,乃至《庄子》中所描述的“心斋”的境界。

然而,“心斋”境界高远,并非瞬息可就,因此需借助初级、外在的“斋法”来促成内在世界的启明与提升,“斋法”如同是火种点燃内在的心灯。

“斋法”的建立,据《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解释,人有行为、语言、精神三方面的“乱”而背离真道,因此要用礼拜、诵经、存想的方法进行“替换”,使之纯一而专注,以合真道:


基于上述理论,在实践中,修道者选择特定的吉日,前往名山、福地,进行仪式,透过礼拜神明、念诵经文和存想如法,经这样的历练修炼心性、鉴定信念、自我净化,不断提升人的修为、品质与境界。

建立“斋法”,要有一定的规范,称之为“科”,最主要的依据是《太真科》、《明真科》、《盟真科》,要求举行“斋法”之人提供珍贵的供品,例如丝绸、金龙、金简、玉璧若干,这些珍贵的供品最后会被沉入江底或是瘗于山颠,作为“信物”与神明缔结盟约,“信物”的等级与主办者的社会地位、个人福报有关。


根据“古灵宝经”中《三箓简文经》所制定“斋法”规模,可分上元金箓斋、中元玉箓斋和下元黄箓斋。前两者供帝王、大臣所举行,唯“黄箓斋”可供庶民举行。三种仪式流程大体相似,但在“信物”的消耗和等级上有所区别。

在流程上,无论金箓、玉箓还是黄箓大斋皆遵循:“ 宿启;正斋三时行道;散坛设醮”三大节次。


“宿启”即是预备式,“三时行道”又称“三朝”是模仿大罗天上紫微上宫分别在每天寅、午、戌三个时辰敲响天鼓,召集三十二天帝君朝拜元始天尊之景。

仪式以《灵宝自然斋》为母本,经由唐代张万福、杜光庭,宋代田紫极、宁全真、王契真等祖师整理遂而成为定式,至明代周思德纂成《上清灵宝领教济度金书》时已十分丰富完备。

“三时行道”旨在朝谒圣真,在朝圣过程中培植人的恭敬心与感恩心,十分注重忏谢愆尤,克臻“保制劫运、使天长存”的社会愿景与“飞升得道、与道合真”的个人愿景。

“斋法”主要的节次分别有:入户烧香、卫灵咒、发炉、启圣、宣词、诵经、礼拜十方(或忏方/唱方)、忏悔、三启三礼、发愿、复炉、出堂颂等流程,此为“斋法”流程之梗概。


最后的“散坛设醮”是为了感恩神明在“三时行道”中的护佑,同时要为低阶的神将、吏兵“言功”(即乞求升阶更高的天界官位),又称“言功设醮”。醮,在此语境的含义是感恩、酬谢,用供品和仪式向神灵表达衷心的谢意。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经过长时间的语境混淆,后世坊间习惯用“打醮”泛指一切大型的仪式活动,但事实上每一次“打醮”都包含了斋与醮两个方面的内容。


什么是“罗天大醮”?


集天下道人慈悲之愿力,共请罗天诸神下降、祈福苍生,这就是道教斋醮科仪中最隆重的活动之一——罗天大醮。

“罗天大醮”并非后世漫画中的“比武场”,而是一种高规格,上奉神尊、下度幽魂,冥阳两利、功德深厚的超大型盛会,亦是道门最高规格的大型斋醮活动,为道教界的喜事、盛事。

“罗天”是指三界之上的大罗天,含义为诸天,有网罗诸天诸地之意。行仪之目的是为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道藏》记录有《罗天大醮设醮仪》《罗天大醮三朝仪》和《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罗天大醮上品妙经》等。据《罗天大醮设醮仪》记载罗天大醮召请的有“三境至尊、十方上圣、玉京金阙天帝天真,十方师尊圣众、三界官属、一切威灵”。


“醮”(音“教”),在中华传统经典礼仪中,是士人加冠和婚娶时所举行的一种仪礼,而作为一种祭仪,则来源于民间习俗。道教在宋代以后,逐渐将醮作为祈祷祭礼的主要仪式,乃是祭祀三清、四御、五星列宿的一种仪典,道士持之为帝王祈福,为国家祷告太平。


早期道教举办醮仪的目的是治病、宥罪,醮仪最早是在夜间,露天设供祭诸神的,大唐《六典》中列有七种斋仪:黄箓、金箓、明真、三元、八节、涂炭、自然等斋,其时“斋”已成为一种宗教活动的仪式。


唐以后,“斋”与“醮”开始并成,宋代王钦若著《罗天大醮仪》,道教遂具有了普天大醮、周天大醮、罗天大醮等盛大的祭祀仪,明代邓仲修等编定《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时,将斋、醮合并,成为道教宗教科仪的统称。自此,历朝历代很多帝王每逢国有大事或大灾,均召请道士在宫中或名山宫观设坛建醮。


据《云笈七签卷之一百三》记载:“结坛之法有九。上三坛则为国家设之。其上曰顺天兴国坛,凡星位三千六百,为普天大醮,旌旗鉴剑弓矢法物罗列次序,开建门户具有仪范。其中曰延祚保生坛,凡星位二千四百,为周天大醮,法物仪范,降上坛一等,其下曰祈谷福时坛,凡星位一千二百,为罗天大醮”。道经记载其规格共设九坛奉祀天地诸神,上三坛称普天,由皇帝主祀,祀三千六百神位;中三坛称周天,主公卿贵族祀之,设二千四百神位;下三层为罗天,由百姓供祀一千二百神位,醮期则长达七七四十九天,并分七次举行七朝醮典,醮科包括福醮、祈安醮、王醮、水醮、火醮、九皇礼斗醮以及三元醮等。


普天大醮、周天大醮、罗天大醮三种大醮做法,虽然规模有所区别,但其目的都是,一为护国佑民、二为延寿度亡,三为消灾禳祸,四为祈福谢恩,另外还有金箓大醮,玉箓大醮、黄箓大醮等大型道教仪式。


罗天大醮不仅祭仪隆重,醮期长,普渡区内更要用五色布遮天,无论内坛或外场都显得极隆重庄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也超出一般醮典十倍以上,加上古代的普天仪式又须皇帝主祭,封建社会民间少有能力建此大醮。大多是在太平盛世,国家繁荣,道门兴盛,之时举办罗天大醮活动,成为道教界为国家和世界祈福隆重的仪典。


罗天大醮等道教科仪,最初的目的都是先民为了通过与天地沟通的仪式,祈求攘除水灾、旱灾、地震等天灾,以及趋避瘟疫、病患、死亡的方法。

据《翊圣保德真君传》记载:道教共有九坛三醮,奉祀天地诸神,上三坛称“普天”,由皇帝主祀,祀三千六百神位;中三坛称“周天”,主公卿贵族祀之,设二千四百神位;下三坛为“罗天”,由百姓供祀,一千二百神位。

这便是“三天大醮”,即“普天大醮”、“周天大醮”和“罗天大醮”。三天大醮虽规模有所不同,但目的都在于护国佑民、延寿度亡、消灾禳祸、祈福谢恩。

依循古制,罗天大醮大法会,需要设立十余座醮坛。主坛为元始虚皇坛,上设一千二百诸神牌位。其下分设都坛、皇坛、集神坛、朝真坛、吉祥坛、祈福坛、度人坛、延生坛、顺星坛、报恩坛、降魔坛、诸真坛、青玄坛等,诵经拜忏,日夜供奉香灯。各坛由大师、高功主持仪式,祝圣朝真。

依《道门定制》的记载:金箓斋结束之后的“散坛设醮”环节,需要恭请三千六百位神明接受供养,称为“普天大醮”;玉箓斋之后,邀请两千四百位神明接受供奉,称“周天大醮”;而黄籙斋圆满之后,诚邀一千两百位神明来临法会,号曰“罗天大醮”。


此处“罗天”指“大弥罗天”,乃三界四梵以上最高处的天界,在《灵宝经》中称之为“三界之上,渺渺大罗”是生成宇宙的“梵炁弥罗”之境。

同时,“罗天”又寓“罗天地海岳神明”之意,诚邀的一千二百位神明涵盖了三清境、四梵天、星空界、三界、四府、阳寰、水国、酆都等“三府”各处主要圣尊。

设“罗天大醮”,就是在黄籙斋之后,用实际的物质供养表达“质信”,并“投龙进简”效信山川,向神明表达由衷的感谢,以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目前,有史可考的“罗天大醮”,可追溯到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一月,在大明宫三殿前举行罗天大醮,其夜及晨,有龙见于御座,鳞甲脚迹遍于褥,上以其褥示朝臣。

晚唐杜光庭《广成集》中收录有“罗天醮岳渎词”、“罗天醮太一词”、“罗天中级三皇醮词”,并明确述有“修黄箓宝斋,备罗天大醮”,这样的定式应在唐代已具一定影响力。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九记载,宋朝真宗皇帝时期,尊崇道家,特命王钦若修定“罗天大醮”细则。于天禧元年(1017) 春正月,令全国诸路分设“罗天大醮”。先建道场,前七日为了体现君王的仁政与斋法,禁屠宰、刑罚,止凶秽,坊市三日不得饮酒食肉。军校、牙将、道释、耆寿,悉集寺观、军营、民舍,于门庭设香烛望拜,应是举全国之力,同时举办“罗天大醮”的盛况。


全真派与罗天大醮

全真派启建“罗天大醮”的历史几乎与全真派的历史一样悠久。在全真道建立之初,元代皇室虽为蒙古族,但遵祖制经常举办斋醮,许多大型仪式皆由全真道士主持。

《甘水仙源录》记载李道谦多次举办“罗天大醮”。冯志亨《敕建普天黄箓大醮碑》记载元代宪宗皇帝诏道士王志坦邀请当时的“全真掌教”真人李志常主醮,而且做更大规模三千六百分位的仪式,彼时又是举国盛世:

“甲寅春三月初九日至十六日,凡七昼夜,有司不奏刑名,牛禁屠宰,出御府黄金五百八十两,白金三千八百两,彩缯千匹,为镇金信币之须,幡、花、油、烛、楠檀、沈水、龙胭、降真,为飨献之礼,其余皆府库支给,不令扰民。密词九通,玉简三面,皆宸翰亲署,礼官监使,道流士庶,旌幢仪衞,自通玄门,迎来醮所。”

《道园学古录》之“瑞鹤赞”记载,元代至顺三年(1332)三月,皇帝与皇后特命“神仙大宗师”苗道一在“大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举行“罗天大醮”。在大醮过程中有青鸾、白鹤飞舞于坛上空中,雅唳长鸣,盘旋空中,是为瑞应。


近代罗天大醮举行记载:

1993年在北京白云观举办的“罗天大醮”,是该观自清代以来最大的一次盛典。参加大醮的有9个内地经团及香港、台湾地区和美、加、澳海外经团。

1998年台北指南宫主办罗天大醮。

2001年在山西绵山大罗宫举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罗天大醮。香港、台湾地区和韩国、新加坡等国内外20余支经团参加。

2007年香港道教联合会在圆玄学院举行明朝以来海内外规模最盛大、醮期最长及参与宫观最多的罗天大醮启坛大典,以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祈求世界和平、国家富强、香港繁荣及社会和谐。

2011年武汉长春观罗天大醮盛大开幕。此次盛会,持续9天时间,武汉长春观和岳阳普德大庙联合承办,邀集了兰州白云观、浙江天台山、东北经乐团共5个内地宫观、共计130多位经师和15个高功参加,台湾中华无极玄门道脉圣事会108道子组团前来朝驾。

2012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罗天大醮法会暨混元阁落成开光典礼在崆峒山景区香山广场盛大开幕,来自北京白云观、武汉长春观、湖南普德大庙、杭州玉皇山福星观、辽宁清华观、华山玉泉院、西安八仙庵、兰州白云观、崆峒山道教等9大经乐团和全国道教界人士参加了本次活动。

2012年武当山道教协会举办庆祝武当大兴600年罗天大醮,邀请北京白云观、四川青城山、江苏茅山、山东泰山、江西龙虎山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内外著名道观的24个经团开办法会道场,祈福保民,祈祷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及世界和平的庆祝盛典。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2018年四川青城山举办了罗天大醮系列活动。

2023年江苏茅山举办了罗天大醮系列活动

道场法事咨询道长微信: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