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派
道教派别。由龙虎正一宗派生而来,以传授“天心正法”而得名。宋人邓有功《上清天心正法序》称,天心符法乃宋太宗时饶洞天掘地所得,饶不能识,乃师于潭紫霄而得其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三《谭紫霄传》则说,五代闽国道士陈守元掘地得木札而不能用,以授谭紫霄,谭尽能通之,即张陵天心正法,“今言天心正法者,皆祖于紫霄”。此后以“天心正法”著名的道士史不绝书,如王太初、路时中、雷守声、廖守真等。“天心正法”以北极大帝为主神,所传有天罡大圣、黑煞、三光三符及北极驱邪院、都天大法主二印,符法简略,具有融汇三教、融合内丹与符箓的特征。主要传世道书为《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明清时不见有天心派活动的记载,或已融人正一派。
闾山道
民间通俗道教流派。亦称“闾山教”“间山派”。是各地与闾山法相关的诸多教派、教法的统称,主要包括依附道教的三奶派、法主公教、海清教、梨园教等,还包括依附佛教的普庵派(奉临济宗的普庵禅师为宗师)等。闾山法原是唐宋时期于古闽越旧地受道教影响而形成的巫术流派,供奉闾山九郎、蒙山七郎、赵侯三郎、张赵二郎等法神。所谓闾山,是该派巫师传说中最伟大的圣山,或说是在大江之底,或说在江州,其原型可能是庐山。民间法教以闾山、横山、蒙山(或“茆山”)合称“三山”。所谓闾山九郎,多认为即间山法主许九郎,传说姓许名逊,字敬之,坐镇在统领三山的“江州府同山正堂”。宋仁宗于天圣元年(1023)下诏江南东西、荆湖南北、广南东西、两浙、福建路转运司厉禁师巫。周山派法师纷纷投向道教或佛教以求自保。许多法师大量吸收道教的符咒科仪,便形成了托庇在道教旗下的道巫结合(道法二门)的间山道。闾山道仪式主要分幡科、斋科、法科三大类。幡科是社区祠庙中举行的公众性的祈禳仪式;斋科是以家庭度亡及佛寺庆典、开光或普度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仪式;法科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出煞驱邪、複灾纳吉的法事仪式。其法师职位以道坛为中心进行传度,往往世袭传承。阊山道作为新的道派,虽然常常标榜龙虎山法箓,却长期没有得到官方和道教正统势力的正式承认,只是在民间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得以顽强地流传下来,广泛流行于以福建为中心的华南一带。改革开放以来,闾山派道坛的活动才逐渐得到正常的开展,目前闾山派道师多数加入了当地道教协会。
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