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障越来越轻的面相,业障越来越轻的面相有哪些变化?

各位善知识,大家好!我是神话居士,我们继续介绍《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中的故事,上集讲到虚云师父来到昆明福兴寺闭关,戒尘法师为他护关,这个年末是在闭关中度过的。

我们把戒尘法师介绍一下,戒尘法师又号涤吾,署名“念佛僧”,他的俗家姓邱,是湖北孝感人。光绪二十三年在武汉归元寺出家。戒尘法师一生修行勤勉,戒律精严,熟谙教典,致力于云南佛教的振兴,平生著有《关中寐语》、《华严一滴》、《莲社明训》等佛学书籍,是云南近代的著名高僧大德,也是虚云老和尚的好友和得力助手。

根据他在《关中寐语》中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往事。有一次,戒尘法师来找虚云老和尚相谈禅理,他看的书籍很多,口若悬河,机锋语讲得也很好。《关中寐语》写道:“适有虚云上座在山结茅自居,因与之相谈禅理,口若悬河,机语不让。”

虚云老和尚一听,觉得此人是一个可造之材,但是他的理论还没有联系实际,就准备点拨一下。于是对他棒喝道:“你的机锋语辩论很好,但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将来一旦大限来临,恐怕阎罗王未必会放得过你!”

戒尘说道:“此话怎讲?”虚云回答:“你应当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古人的业障相对现代而言较轻,他们更重视见地。所以六祖说: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而当今时代之人,习气污染深厚,知见多端,纵然有一知半解, 也不过是识心边上用事而已。你应当从真实功夫入手,朴实去做方可,等到他日掀翻无明之遮盖,从死中得活方为真实受用。但又不可沾沾自喜,满足于此等小受用,因为在生死舍报之际,此种受用依然不能作主,必为业力所牵引而轮转。”

戒尘问道:“那应当如何?”虚云答:“应当以行住坐卧的绵密功夫,慢慢加以转化,才能坐断细微妄想流注,要多在凡尘历境验心而不随境转。一旦到了悬崖撒手时,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方为自在人。但是亦不可满足于此,这也不过是小歇场而已,后面还有大事在。”

戒尘法师说道:“我也曾经亲近参学过德公、修公、大老和赤山长老等人。自己感觉已经契合明白了无生之理,难道还有其他什么妙理?”老和尚说道:“你所谓的道契无生,是如何一个契合?且说来听听。”戒尘回答: “如果一人识得自心,原本无念,就会明白,生自妄生,灭自妄灭,生灭灭尽处,自然契合无生之理。”

老和尚一听,不由呵呵一笑说道:“你说得这些道理,都是古人说过的,如何是你自己的无生之理?你只不过是拾人牙慧,说一些口头禅而已,骗一骗普通瞎眼汉罢了!这样吧,如果你还不相信,你我就同坐一时,看看什么才是真实功夫。”戒尘表示同意。

于是,他们两个人就在茅蓬里开始打坐,虚云老和尚这一坐,就是七天七夜,如如不动。而戒尘法师只坐了半日,他的双腿就已经痛得不行了,心里的妄念更是上下翻飞,烦躁不安。戒尘的《关中寐语》写道:“老和尚一坐七日,余则妄念波腾,加以八识田中有漏种子发现,到此全不得力,半日亦坐不住,自愧向来所学之禅,根本不济事。”

戒尘法师下座后,看到老和尚一直坐在那儿岿然不动,内心就很好奇。他每天绕着老和尚转几圈,来回观察。好不容易等到第七天,老和尚终于出定了,戒尘问虚云师父道:“您在定中,是有觉知,还是没有觉知呢?若是有觉知的话,就不名为入定。若是没有觉知的话,那岂不是枯定,所谓死水不藏龙。”

老和尚答道:“你要知道禅宗这一法,原本就不把禅定作为究竟之事,其目的在于明心见性,了生脱死。若是真的疑情现前,其心自然清净。由于疑情不间断,所以不是无知,又因为没有妄想,所以也不是有知。虽然没有妄想觉知,但就算一根针掉在地上,我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你每天绕着我走几圈,我都知道,只因疑情之力,不起分别心而已。虽然不起分别心,因为有疑情在,所以功用不断,就不是枯定。虽然不是枯定,这也不过是功用路途中的风景罢了,并非究竟之事。所以在过去这七天中,我只是觉得弹指一挥间耳,如果一生分别心,便会出定了。参禅悟道之人,必须将此疑情,疑到极处,一旦因缘时至,打破疑团,摩着自家鼻孔,那才是真正的道契无生啊!”

戒尘法师认真听着虚云老和尚的当面开示,内心感到很惭愧,对老和尚十分钦佩和敬仰,他表示愿意跟着老和尚,一起出去云游天下,弘扬佛法。后来,虚云老和尚煮芋头入定半个月的事,被大家知道了。经常有人来拜访,难以清净修行。于是他们二人就相约好,悄悄背着行礼去了鸡足山,先住到了福兴寺。

时间来到光绪二十九年,也就是1903癸卯年,虚云师父64岁了。这一天,从迎祥寺来了一位僧人,他和虚云老和尚聊天中提到一件事情,说他们迎祥寺里面,最近有人送来一只放生的公鸡,这只鸡有好几斤重,性格凶猛好斗,把其他周围的放生鸡都啄伤了,大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所以顺便来问问老和尚是否有办法?

虚云师父听完后对他说道:“原来如此,这样吧,你把那只公鸡带过来,我给它说说皈依戒,并且教一下念佛,看看效果如何?”那人回去之后,很快就把公鸡带了过来。老和尚一看,果然是一只高大雄壮的公鸡。于是当场摩其头,给它说了三皈依,并且教念了佛号。

年谱写道:“予在关中,迎祥寺一僧人至,称该寺有放生雄鸡重数斤,极凶恶好斗,群鸡皆被伤冠羽。予即为之说归戒,且教令念佛。未久,不复斗,独栖树上,不伤虫,不与不食。久之,闻钟磬声,即随众上殿,课毕仍栖树上。教以念佛,即作佛佛佛声音。后二年,一日晚课毕,站立举首,张翅三扇,作念佛状,立化。数日不变,龛以葬之,予为之铭......”

过了不久后,这只好斗的公鸡,居然不打架了,喜欢独自栖息在一棵树上,有人喂食才下来。每天一听到钟磬之声,它就来到殿堂外面听讲,听完以后,仍然回到它的树上。鸡嘴里偶尔还会发出类似“佛佛佛”的叫声,众人都习以为常,不以为异。就这样过了二年后,有一天晚课结束,这只公鸡昂首站立,嘴里叫了几声佛,翅膀扇了几下,就站立着往生了。

众人都很惊讶这件事情,虚云师父让人用一个小木龛把鸡装起来,埋葬了,并且写了一首铭文来纪念这只鸡,原文如下:“好斗成性此鸡雄,伤冠拔羽血流红,知畏奉戒狂心歇,素食孤栖不害虫。两目瞻仰黄金相,念佛喔喔何从容,旋绕三扑奄然化,众生与佛将毋同。”

从以上记载来看,我们应该明白一件事情,就是畜生道里面也有修行的众生,包括饿鬼道、地狱道都有,它在过去生中往往曾经学过佛,也可能修行的还不错。只不过因为一念之差,发了嗔恨心,或者做了坏事等等,就堕落了。正所谓:贪心成饿鬼,嗔恨堕地狱,愚痴变畜生。一旦今生机缘成熟,遇到一位大善知识的点化,就会顿悟其中的因果,反而可以往生善道。因为动物往往比人类的杂念少,修行反而更加精进,所以我们要善待一些小动物。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
Top